探索喵将会带领大家了解北京中考试题,希望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急求:09北京中考说明语文说明文篇目及试题

急求:09北京中考说明语文说明文篇目及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C.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面说话得体的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在优裕的家庭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宁静的夏夜,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5.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是福州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7.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B.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

C.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放逐到“慧骃国”。

D. 《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他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晁盖智取生辰纲、李逵大闹飞云浦等故事引人入胜。

8.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音或语意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虽千里/不敢易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俟其欣悦(等到)-

B.緼袍敝衣 (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执策而临之(鞭子)

C.无案牍之劳形 (使……感到劳累) 晓雾将歇(消散) 意暇甚(神情)

D.回清倒影 (水清)u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选贤与能(和)

10.下面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闻之也久。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译文: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愤怒的将尉,命令责辱吴广。,~l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常常假装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书。 9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之上。R

第Ⅱ卷 非选择题(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1.古诗文默写。(12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3)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6)风、花、雪、月是诗人笔下的常客。我们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读出了风的凌厉和杜甫的无奈;从“ ,_”中,感受到花的美丽和诗人的喜悦;从“,_”中,品味到雪带给诗人的独特感受;从“_,_”中,看到了月引发了诗人的无限诗情。(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不可照抄)

12.名著阅读(5分)

(1)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被小人捆住。运到京城献给国王,当另一小人国 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 ,立了大功。(2分)

(2)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爱的教育》中的主人公_的思想 、性格特征。(50字)(3分)

1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3分)

一艘船航行在蓝色的大海里,船对帆说道:“朋友,你。你给我带来了破浪前进的力量。”

“不该谢我。”帆说,“还是谢风吧。”

船睁大眼睛看了看:“你叫我谢风。风在哪里?怎么我一点也看不见。”

“是呀,”帆说,“ 。”

14.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中,有人以“兼容载德,激发奋进”来概括福州的“城市精神”,请根据你对福州的了解,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福州的“城市精神”。(要求:主题鲜明、视野开阔、特质凸显、表征形象、语言优美。)(2分)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15——17题。(10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

16.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3分)

17.如果你要作一次三峡之旅,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郦道元的描写谈谈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4分)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8.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3分)

19.作者在②③两段中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什么(3分)

20.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②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21.以“环保奥运、科技奥运”为理念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为此,某校拟开展“我为奥运献计策”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结合对本文的阅读理解,向本届奥运会组委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将你建议的主要内容及理由写在下面。(4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 4分)

【甲】手握阳光

曹文广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就这也该您啦!这也是周济啊,兄弟。”

屠格涅夫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的确,没有比这更好更慷慨的施舍了——施舍者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同等的回报,双方共同分享着,他们已经使某些东西得到了新生的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帮助别人。即使你两手空空,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你就不是一无所有,在你的掌心永远有一种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去,只需要简单的一握,你收获的绝不比你撒播的少。

〔乙〕善良使人美丽

晓铃叮当

善良使人美丽。

有一个暑假,我坐火车到四川去玩。对面坐着一位大妈,穿着朴素、面孔普通。

天气热极了,我坐着坐着,只觉得头晕目眩,“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我感受到一阵清凉的气息,睁开眼睛,面前就是这位大妈的脸,她正轻轻托着我的头,一点一点给我喂水。她离我那么近,眉眼细致、五官生动,满脸的关怀令她恍如慈母。我这才知道,我中暑了,并且还吐得狼狈不堪,都是这位大妈给我擦干净的。我连连道谢,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原来并没有随风而逝,它悄悄溜进我们的内心,化为岁月。岁月像把刻刀,在日里,在夜里,给我们的面孔刻下印记,渐渐改变你的眉梢眼角,鼻子嘴巴,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可亲、动人、美丽的光芒。据说,慈禧太后最讲究容颜护理,为了美而不惜代价,可是,从留下来的她的画像和照片看来,她满脸的凶气,非但不美,实在是可怕。

当我们看宋庆龄的照片时,看到的是高贵、优雅、可亲、可敬,即使到了八十高龄,她留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光彩照人的,这是因为她的内心芬芳馥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流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珠宝、装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朋友,你若希望自己美丽俊秀,那就精心浇灌你的心灵花园吧。

22.体会标题的深刻含义。(4分)

“手握阳光”

“善良使人美丽”

23.屠格涅夫的“善良”和大妈的“善良”有什么不同?(4分)

24.〔甲〕文议论的内容可概括为: ,在文中起 的作用。〔乙〕文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所列举的人物起 的作用。(4分)

25.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l)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

(2)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26.文中画线句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27.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悟联想?请写一则100字的读书笔记。(5分)

三、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600字的文章。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憾,但既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改正,也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4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点评:与去年难度系数持平

2014年中考数学题较2013年相比难度系数持平。但今年的区分度更大,学生考的两极分化会更加明显。试卷重视基础知识考查,难度系数不会很高,符合了以往中考题型考查的方向。以下为部分试题的点评:

1、8题仍是动点图像问题,难度系数不高,选项设置稍有变化。

2、12题考查循环问题找规律,相对简单。

3、21题第一问延续了13年出题风格,舍弃了切线的证明,第二问考查全等,相比较之前考查相似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4、22题考查类比与迁移,难度适中。

5、23题变成两问,第二问仍然考查临界值问题,与之前两年相吻合,课堂上曾多次强调,也是最终复习的重点,学生理解起来应该难度不大。

6、24题考查轴对称,后期90°角的证明为本题难点,可以使用平时给大家总结中的飞镖模型,或者使用共圆思想简化证明过程,前两问较易入手,最后一问偏难。

7、25题考查新定义,同学们在理解题意上有些难度,第三问较难。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单选题部分

题号 知识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题 电学 电学各物理量的单位 今年对电学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考察采取了新的样式,与物理学史相关联,体现出了对学生物理素养的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2题 光学 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光现象的辨析 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3题 电学 常见导体和绝缘体 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4题 力学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5题 热学 液化现象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0

第6题 电学 电能的转化方式 此题考察能量的转化方式,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7题 力学 杠杆的分类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8题 热学 蒸发的影响因素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物理过程影响因素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9题 力学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估测 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10题 电学 动态电路分析 此类题目属于欧姆定律的常规题目,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视为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了电学中整体法的应用。 2分 中等 0.70

第11题 电学 安全用电和电路设计 本题考察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结构,同时将串并联的基本特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分 中等 0.75

第12题 力学 (1)浮沉条件;

(2)液体压力压强基本计算 本题的逻辑分析过程是非常清晰的,紧密围绕两点:(1)通过浮沉状态由物体密度巧算液体密度(2)液压问题的常规解题步骤即先压强后压力。 2分 难题 0.45

2、多选题部分

题号 知识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3题 热学 (1)内能的影响因素及转化方式;

(2)分子动理;

(3)比热容应用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 简单 0.87

第14题 力学 (1)噪声的控制;

(2)声音的特性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 简单 0.89

第15题 电学 电和磁相关知识 本题是易错题,侧重对控制变量思想和物理规律表述严谨性的考察。属于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考察。 3分 难题 0.55

第16题 力学 惯性和受力分析 本题属于易错题,考察学生能否利用物理规律正确全面的分析实际情景的具体物理过程的能力。 3分 难题 0.57

3、填空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7题 光学 远视眼的矫正 明确体现了中考说明的命题意图 2分 简单 0.92

第18题 力学 参照物的识别 考察了相对运动问题中的基本技能。 2分 简单 0.92

第19题 热学 冲程做功中能量转化 本题属于多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2分 简单 0.90

第20题 力学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本题以实际工程背景考察基本物理规律的影响因素。 2分 简单 0.92

第21题 电学 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 考察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悉程度。 2分 简单 0.82

第22题 电学 (1)电路分析;

(2)欧姆定律灵活应用 串联电路中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和定值电阻的关系。此题技巧性尤为突出。 2分 难题 0.35

第23题 力学 (1)受力分析;

(2)浮力的两种基本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法;

(3)体积变化量关系。 本题要求学生要有较熟练的多状态分析能力,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考察物体露出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关系,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是个挑战。 2分 难题 0.30

4、作图题、实验题、探究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24题 力学 (1)力示意图

(2)重力方向 本题属于简单题,学生只需按照要求作图即可得分。 2分 简单 0.92

第25题 电学 对于电阻箱的认识 认识电阻箱,会根据结果正确读数是对电学基础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26题 力学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本题是常规考题,考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27题 电学 电表的读数和计算 此题属于电学必考题。要求学生正确的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并且能根据数据求出未知电阻值。 2分 简单 0.92

第28题 力学 利用天平和量筒正确测量物质的密度 此题属于必考题。学生对天平、量筒的使用非常熟悉了,但是一定要仔细才能避免出错。 3分 简单 0.84

第29题 热学 水的沸腾实验 本题属于常规考题,涉及到了对沸腾条件的考察,同时也一石二鸟的考察了对温度计的正确选择,属于简单题。 3分 简单 0.91

第30题 光学 平面镜成像 对于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考察已经不是新话题,但是本题考查方式非常的灵活,以教师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整个实验过程,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以问题形式考察学生,学生知道其原理但是想将题目准确填写却并非易事,此题属于中等题。 3分 中等 0.81

第31题 电学 电功率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本题属于常规的图像题,需要从图像中需找规律,读出解题的已知条件,找出电阻的值以后,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题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80

第32题 光学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同样是透镜的问题考察,此题考察方式别具一格,通过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情况,从而引出对于新透镜的焦距比较,属于较为灵活的题目,此题属于中等题目,需要学生信心。 3分 中等 0.75

第33题 力学 杠杆平衡条件 此类题目是2010年的新题型,考察探究实验中对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正比(反比)关系的描述,解题套路固定。 2分 中偏难 0.65

第34题 力学 大气压强 考察了学生应用身边常见物品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及对实验结论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本题对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属于从09年开始出现的新题型。 3分 中偏难 0.60

第35题 电学 (1)电路设计

(2)欧姆定律

(3)物理实验的严谨性、规范性 本题与往届相比不再考察多种类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是考察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单一类型物理量之间的规律。 7分 难题 0.35

5、计算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36题 热学 热量公式 每年必考题目,分值固定,需要学生注意解题规范。 3分 简单 0.88

第37题 电学 (1)复杂实物电路简化

(2)会画等效电路

(3)电学比例式 本题属于常规考题,与往届相比模式变化不大,但难度有所下降,仍然围绕两点考察:(1)考察学生对复杂电路的简化分析的基本技能(2)电学比例式的灵活运用。本题关键是利用比例式求解。 6分 难题 0.50

第38题 力学 (1)受力分析

(2)竖直滑轮组和水平滑轮组

(3)杠杆平衡

(4)功和功率

(5)从图像中获取与分析有效数据 本题是近几年来最能体现新课标对学生要求的命题趋势的题目,考察手段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有效信息收集,典型模型识别与分析,经典物理思想方法(整体法)应用的能力。 7分 难题 0.25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0.9 0.8-0.9 0.7-0.8 0.7-0.6 0.6-0.5 0.5-0.4 0.4以下

37分 19分 7分 5分 12分 2分 18分

说明: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

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

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

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

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突出了选择题的辨 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有效信息提取和 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 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

现象。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注重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数据 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

北京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第22题(2)的解题过程22.操作与探究: (1)对数轴上的点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

(2012•北京)操作与探究:

(1)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表示的数乘以

13,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P的对应点P′.

点A,B在数轴上,对线段AB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如图1,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A′表示的数是

00

;若点B′表示的数是2,则点B表示的数是

33

;已知线段AB上的点E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E′与点E重合,则点E表示的数是

3232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个实数a,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m>0,n>0),得到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已知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个点F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与点F重合,求点F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