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索喵给大家带来有关教师资格考试题的内容,以下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试题 每日一练 2021.1.14_聚师课堂 ?--2021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与解析(1)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材料分析题多少分

教资材料分析题42分。
题型题量分析总分值:150分 总时限:12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写作题(共1题,每题50分,共50分)
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可知,中学和小学《综合素质》的考情均较为稳定,基本情况如下:考试形式和题型题量 保持不变,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考试模块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 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
总体分析各模块所考查的题型题量占比,其中就单项选择题题型而言,职业理念考查4道,职业道德考查4道, 教育法律法规考查8道,文化素养考查9道,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各考查2道。
单项选择题考查频次由高到低的模块分别是:文化素养、教育法律法规、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逻辑思维能力和 信息处理能力。
职业理念考查1道,职业道德考查1道,阅读理解考查1道,分别占14分。职业理念、 职业道德、阅读理解这三大模块占分42分,占比较大,应当引起考生充分重视。
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试题 每日一练 2021.1.14_聚师课堂 ?
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根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A.教师申诉 B.刑事诉讼
C.申请仲裁 D.民事诉讼
2.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类型包括( )。
①公民 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③国家机关 ④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3.( )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
A.教师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
C.教育行政诉讼 D.教育行政赔偿
4.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
①物 ②行为 ③人身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5.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各种处分不服的,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可以通过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属于(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行政赔偿 D.学生申诉制度
聚师课堂解析:
1.A
【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师申诉是对教师权益的重要保障。教师申诉是指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向所属机构或者上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故本题选A。
2.D
【解析】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类型:一是公民(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以及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或者无国籍人;二是组织和机构(法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及组织、企事业单位。故本题选D。
3.A
【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其中,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权益的重要保障,是指当教师权益受侵犯时,有权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做出相应处理的制度。故本题选A。
4.A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类:物、行为和人身利益。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行为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主要是指公民或者组织的名称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身体、名誉、身份隐私等。故本题选A。
5.D
【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其中,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与解析(1)
1.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能因势利导地处理学生突发事件,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灵活性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选择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5.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生存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6.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孟母三迁”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7.清朝末年推行“废科举,兴学校”的举措,开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现代学制。由张百熙起草,国家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小叶因考试不及格,情绪十分低落,不愿见人。老师发现后,经常找小叶交谈、疏导、鼓励。该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
9.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了(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
10.课程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学校为主体开发并在本校使用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等关键词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教育的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表明教育具有永恒性。
3.【答案】A。解析:心理起源说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儿童对老年成员的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故本题选A。
选项B,教育起源于动物世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是生物起源说,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有沛西•能、利托尔诺。
选项C,神话起源说是最古老是观点。
选项D,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是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有米丁斯基、凯洛夫。
4.【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是讲学习不要超越次序,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5.【答案】D。解析:A选项生存环境给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和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因为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和塑造,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选项B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选项C教育对人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
选项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人发展的因素,故本题选D。
6.【答案】D。解析:ABC三个是环境对人的影响,D是遗传对人的影响。故本题选D。
7.【答案】B。解析: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故本题选B。
选项A癸卯学制是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
选项C壬子癸丑学制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选项D壬戌学制是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的。
8.【答案】D。解析: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题干中,老师发现情况后,经常找小叶交谈、疏导、鼓励。该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心理辅导者,故本题选D。
9.【答案】B。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故本题选B。
10.【答案】D。解析: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故本题选D。
2021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与解析(1)
1.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能因势利导地处理学生突发事件,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灵活性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选择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5.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生存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6.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孟母三迁”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7.清朝末年推行“废科举,兴学校”的举措,开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现代学制。由张百熙起草,国家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小叶因考试不及格,情绪十分低落,不愿见人。老师发现后,经常找小叶交谈、疏导、鼓励。该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
9.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了(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
10.课程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学校为主体开发并在本校使用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等关键词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教育的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表明教育具有永恒性。
3.【答案】A。解析:心理起源说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儿童对老年成员的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故本题选A。
选项B,教育起源于动物世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是生物起源说,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有沛西•能、利托尔诺。
选项C,神话起源说是最古老是观点。
选项D,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是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有米丁斯基、凯洛夫。
4.【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是讲学习不要超越次序,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5.【答案】D。解析:A选项生存环境给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和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因为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和塑造,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选项B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选项C教育对人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
选项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人发展的因素,故本题选D。
6.【答案】D。解析:ABC三个是环境对人的影响,D是遗传对人的影响。故本题选D。
7.【答案】B。解析: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故本题选B。
选项A癸卯学制是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
选项C壬子癸丑学制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选项D壬戌学制是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的。
8.【答案】D。解析: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题干中,老师发现情况后,经常找小叶交谈、疏导、鼓励。该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心理辅导者,故本题选D。
9.【答案】B。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故本题选B。
10.【答案】D。解析: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