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喵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2024司法考试卷四,希望可以帮到你。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高利转贷行为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高利转贷行为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周某为了牟取高额利息,于2003年9月2 6日,以借款经商为由,向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提出申请借款2 0万元。后存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帐户中。同月29日,周某将该笔借款借给了潘某(已捕),并将该帐户上的钱转存到某镇新观村五社原社长肖某中的帐户上,由潘某用以付征地款,周某向潘某收取每月1.5分的利息,截止2005年2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5万余元。法律 教育网
[分歧意见]
本案关于周某的行为定性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犯罪。高利转贷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信贷资金管理制度。高利转贷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将套取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高于银行的利率转贷他人,获取非法利益。高利转贷,是指将银行信贷资金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转贷他人。具体高出银行贷款利率多少,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要是套取的银行贷款,即可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嫌疑人周某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构成高利转贷罪 .
第二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按照“追诉标准”的规定,高利转贷必须是非法获利5万元才能认定犯罪。本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5.1万元,周某用0.663分的利息付信用社的贷款利息外,非法获利3万余元,达不到5万元的追诉标准,因此周某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
[评析]
同意第二种意见,周某不构成犯罪。
一些不法行为人则凭借能向银行获取贷款的特殊条件,将从银行以较低利息套取的贷款,转而以较高利率转贷他人,从中非法牟利,不仅使银行蒙受了利率差的损失,而且行为人只为获取非法利息,根本不严格审查高利转贷对方的还贷能力,导致银行资金到期不能归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秩序。因此,对这类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严惩。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高利转贷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数额较大,是指将银行信贷资金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转贷他人后所获利息差额部分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如果转贷利率与银行套取的信贷资金利率差额不大,但转贷资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其违法所得同样可以达到数额较大,构成本罪。本案中,高利转贷中的非法获利只能是周们实际取得的0.837分,不能按周某收取每月1.5分的利息计算实际的获利,因为周某要用0.663分的利息付信用社的利息,所以只能以0.837分认定。 根据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他人,涉嫌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的,应予追诉。本案周某共向潘某收取高额利息共计3万余元,达不到5万元的追诉标准,因此周某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
司法考试刑法论述题答题方法及技巧
司法考试刑法论述题答题方法一直是考生关注的问题,因为在司法考试卷四中刑法论述题综合性非常强、非常复杂,那么法律教育网为广大的考生对于司考卷四刑法论述题答题方法和技巧做一个介绍。
我坚持一个总的原则,我们现在卷四当中所出现的刑法部分的考题,无非是考被告的刑事责任问题。无非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定罪问题,一个是量刑问题,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和基础。这样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以后,案例分析题如何做呢?给各位网友做一下提示。首先第一点,要坚持先定罪、后量刑这样的思路。定罪着手要解决的是被告人的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问题。量刑这一块,着重考查的是刑法当中一些重要的量刑情节,说到量刑情节,各位考生在考前的复习当中,可能有一个基本的感受,刑法所规定的量刑情节非常复杂,难以把握。当然从司法考试考查的情况来看,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量刑情节也不太多,具体来说,在刑法总则部分,需要掌握的量刑情节像累犯、自首、立功、防卫过当、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未成年人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在刑法分则部分,需要掌握的量刑情节不多,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刑法分则当中所规定的针对行贿罪、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介绍贿赂罪所规定的特别自首制度。具体的说,就是在行贿里面,介绍贿赂人被追诉之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另外还有,在刑法分则当中,在毒品犯罪这一节所规定的特别再犯制度,具体的说,在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以后,又犯毒品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在量刑这一块,除了一些重要的量刑作为考试的内容之外,在卷四当中还有可能考查的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些犯罪处罚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在广大考生复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疑虑。刑法规定的400多个罪,完全要把这些罪都记住是不现实的。
从司法考试来看都考也不可能的。在刑法分则当中所规定的绝对确定的死刑,具体来说,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是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绑架者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拐卖妇女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实施了贪污受贿行为数额在十万元、而且情况特别严重的,这些情形都要处死刑。除此以外,在处罚这一块,还需要掌握的是盗窃罪的死刑适用,根据新刑法的规定,盗窃罪仅仅适用盗窃金融机构、盗窃文物这些情形。抢劫罪当中,八种加重情形的死刑适用、故意伤害死刑适用,也是引起特别重视的。
另外,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被告人的行为进行有机的划分,要搞清楚被告人究竟实施了多少个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对被告人的每一个行为进行准确的定性。很多考生在阅读完刑法里案例分析题以后,总感觉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我想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在头脑当中对被告人的行为、对被告人究竟实施了几个行为没有搞清楚,这一点,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刑法的案例分析和民法的案例分析有很大的不同,在民法的案例分析当中,我们通常强调,一定要分析清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种类。但是在刑法当中,我们强调的是一定要对被告人实施的行为进行有机的划分。
最后,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发出的信息,可以说,在案例分析中,涉及到每一句话肯定都不是废话,比如说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在一般的考题中都不会交代,被告人不满18周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分析题目当中某些话所反映的信息才能得出结论。比如很多题目,在被告人后面,往往加上一个括号,写上被告人的出生年月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生对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时候的年龄作出准确的判断。另外有一些考题,还对被告人在以前犯过什么罪作出了交代,这就要求考生判断被告人在实施后面犯罪的行为中是不是属于累犯。就是司法考试刑法论述题的答题方法,距离考试还有2个月的时间,希望大家尽快掌握刑法论述题的答题方法,以提供卷四的得分。